E类放大器架构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前言E类放大器已经成为流行的,因为它们可以克服CV2f损失相关与晶体管的漏极寄生一起。和D类一样,E类也有能力实现100%的效率,E类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如图5.5所示,由于这个系列谐振罐输出电压将为正弦值,没有谐波功率被浪费,E类设计的主要优点是,当开关关闭时,开关通过它的电压为零,因此开关的漏极寄生电容不需要被解雇。
事实上,该开关的漏源电容可并入图5.5中的C1。第E类由在1975年提出的理论,要求两个开关电压。当开关关闭时,它的一阶导数为零。要求对于一个为零的一阶导数,要获得100%的效率并不是绝对必要的。然而,该特性使得放大器对组件的变化不那么敏感。尽管E类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架构,但它却存在一些实际问题。理想的E级操作需要一个大的节流,这在内部是很难实现的CMOS设计。
1、为什么要对cmos放电?有什么作用?
在主板上“放电”。方法如下:对现时的大多数主板来讲,都设计有CMOS放电跳线以方便用户进行放电操作,这是最常用的CMOS放电方法。该放电跳线一般为三针,位于主板CMOS电池插座附近,并附有电池放电说明。在主板的默认状态下,会将跳线帽连接在标识为“1”和“2”的针脚上,从放电说明上可以知道为“Normal”,即正常的使用状态。
经过短暂的接触后,就可清除用户在BIOS内的各种手动设置,而恢复到主板出厂时的默认设置。对CMOS放电后,需要再将跳线帽由“2”和“3”的针脚上取出,然后恢复到原来的“1”和“2”针脚上。注意,如果没有将跳线帽恢复到Normal状态,则无法启动电脑并会有报警声提示。
2、cmos放电的意义是什么
学校的学生机房有60台电脑,在春节前所有电脑都能够正常使用。但春节后却有十几台电脑不能正常启动,表现为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,显示器无反应,主机电源凤扇不转动。重试了几次,仍然无任何反应。根据以往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,打开这十多台电脑的机箱,将主板上的CMOS一一放电,重新开机后仍无反应。又怀疑是电源出了问题,用一个好的电源换上,也无反应,把出问题的电脑的电源拆下来装在能正常工作的电脑上,电脑能正常工作,说明不是电源的问题。
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前些天在网上浏览信息时,看到一篇用给主板COMS放电的方法解决黑屏问题的文章,里面提到了放电时间是30秒。给主板放电还要考虑时间长短?带着疑问又查阅了一些有关的文章,发现有些文章提到了放电时间,有的是30秒,有的是3分钟,有的是5分钟,有的是10分钟,还有一篇文章中提到放电时间竟是两个小时。